文章精选
-
储能:从火爆到成熟有多远 发布时间:2021-08-27 浏览次数:175
近日,受相关利好消息影响,储能概念股表现抢眼,市场炒作火爆。储能概念股的表现与近期出台的鼓励发展政策有关,也与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快速提升有关。但如果据此判断,储能产业已经站上“风口”,就要“飞天”,恐怕还言之过早。
储能是未来能源供应的“稳定器”,有助于解决“弃风”“弃光”等消纳不足及供需不均衡的问题。但要注意,储能重在“储”而非“能”,也就是说,储能系统本身不产生电能,必须依附发电站或者电网运行,同时,还需要电力、光伏、电池等诸多行业的配合。如果没有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,没有行业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,没有跨行业协同互动机制的建立,很难推动储能产业在商业上发展和成熟。
发展储能产业,要做好技术储备。目前来看,除了抽水蓄能外,其他类型的储能技术尚处于应用示范阶段。相关方面要结合我国现有技术水平、成本造价、制造工艺等因素,在充分考虑各地不同资源禀赋的情况下,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储能技术,并进行重点支持和培育。同时,针对新的储能技术,开展商业化试点运营,测试新技术与市场化运营的匹配度和可靠性,为储能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保障。
发展储能产业,标准很重要。此前个别地区储能项目发生过电池组起火的事故,为行业安全发展敲响了警钟。因此,需要建立针对储能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、建设施工以及安全运行等全系统、全生命周期的规范标准,建立健全储能全产业链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,以标准为安全护航。可喜的是,不少地方在推进储能产业发展中,已经对此作出了具体安排。
总之,从市场的火爆到商业的成熟,还有不小的距离。只有政府、行业企业、社会资本等各方力量以问题为导向,扎实推进,久久为功,才能不断缩小这一距离,真正迎来储能产业的大发展。
(信息来源:经济日报)
相关文章:- 2021-10-08 关于拉闸限电,国家发改委最新回应!
- 2021-10-08 煤电价格即将上涨!
- 2021-09-29 电力行业联合倡议:积极推动绿色电力生产和消费
- 2021-09-29 我国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取得重大进展
- 2021-09-28 正视停限电 加快提升能源治理能力
- 2021-09-28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搬迁至武汉
- 2021-09-27 辽宁省:为防止全电网崩溃 采取最终手段拉闸限电
- 2021-09-27 舒印彪主旨发言:“四化”实施路径,推动电力系统零碳革命!
- 2021-09-26 火电利用小时数要再减?——中国火电如何转型?
- 2021-09-26 电力行业联合倡议:积极推动绿色电力生产和消费